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一年之計在於始,念誦《聖八吉祥頌》《緣起咒》一切吉祥如意!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不管之前是喜是悲,是好是壞,都已過去。
新的一年要有新的開始,不好的要變好,好的要變更好。
新年伊始,讓我們創造吉祥緣起,種下善緣的種子,一定會開出圓滿的花。

所願皆成的 《八聖吉祥頌》
做任何事之始,念誦一遍,能順利如願成就,故當銘記。

《八聖吉祥頌》是全知麥彭仁波切的金剛語,是從仁波切的智慧中流露出來的,具有特別的加持和力量。麥彭仁波切說過:做任何一件事前,如果念一遍《八聖吉祥頌》,包括佛法與世間法兩者都能圓滿,這件事一定會吉祥圓滿。

“誰如果聽到耳裡,嘴裡念誦,會帶來無盡的吉祥,帶來無比的加持。”祈願文也可以在你想要改變某個環境的時候念誦,可以轉化一切不愉快為和諧與快樂。八大佛陀、菩薩、天女、護法四組代表三十二位所有的本尊曼達壇城與其中。每天若以虔誠的態度持誦此祈願文,則可以淨化我們的惡業及染汙,可以立即轉生於更高的境地,而且,就長遠而言,日後可以獲得完全的證悟。

《八聖吉祥頌》
現有自性清淨任運成   安住十方吉祥刹土中
諸佛正法僧伽聖者眾   頂禮一切願我等吉祥
燈王佛賢勇義成就佛   慈嚴德佛善名勝德佛
一切義持廣大名稱佛   如須彌山聖力名德佛
垂念一切眾生名德佛   威力吉祥名稱遂願佛
僅聞聖名增德增吉祥   吉祥八大善逝敬頂禮
文殊童子具德金剛手   聖觀自在怙主慈氏尊
地藏菩薩並與除蓋障   聖尊普賢菩薩虛空藏
青蓮金剛白蓮那伽樹   如意摩尼寶劍日月輪
持善標幟吉祥殊勝德   八大菩薩勇士敬頂禮
殊勝寶傘吉祥黃金魚   如意寶瓶悅意妙蓮花
悅音海螺圓滿吉祥結   不朽勝幢自在金輪寶
殊勝標幟八勝吉祥寶   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
僅念嬉女聖眾即增祥   八大吉祥天女敬頂禮
大梵大自在天遍入天   千目帝釋與持國天王
增長天王龍王廣目天   多聞天王各持天寶物
輪三叉戟短槍金剛杵   琵琶寶劍寶塔勝寶幢
三界增上善妙與吉祥   世間八大護法敬頂禮
我等如今所做諸事業   一切障難惱害悉消泯
順緣增長所願如意成   祈願吉祥如意悉圓滿


操縱、改變、轉化因緣的《緣起咒》
嗡 耶達瑪 黑德抓巴瓦 黑敦得堪 達塔嘎杜 
     哈雅巴達 得堪匝友 呢若達 誒旺巴德 
     瑪哈夏日瑪納 所哈

這首偈被稱為法身舍利偈,說明了緣起教義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意思是:“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意思是: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亦有譯作: 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
亦有譯作: 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亦有譯作: 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等等譯文.

念這緣起咒就可以所有不好的緣起都能轉變,做什麼事都會慢慢的順利進行最終變的吉祥、圓滿。

每日清晨起床,洗漱完畢後,第一件事情就誦持大圓滿前行儀軌中的母子咒、緣起咒!

每每夢醒,無論好壞,誦讀三遍,可增福報!

諸大德談緣起咒的功德
全知麥彭仁波切著《淨除業障百咒》功德中宣說緣起咒的功德:“緣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誰見緣起即見善逝。哪怕是將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當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持誦一遍此咒能清淨一切罪業,平息,遣除一切違緣,如果觀想任何事物而誦,相當於造佛像或佛塔。若觀想任何供品而誦,則等於供養遍滿世間界的供品。如果恒時念誦,則圓滿一切心願,任何損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如果誦十萬遍,那麼將如願實現一切所求之事。在它的各種事業儀軌中也有宣說。大圓滿系解脫咒中說這也是能獲得化生安住相續解脫的心咒。總之,一切如來得手印,猶如諸法的生命一般,功德不可思議。

多昂仁波切:緣起咒能消除阿賴耶識中不好的緣起。

慈誠羅珠堪布仁波切在《菩薩戒淺釋》中開示:關於講經說法,佛經上也講過:在市場或其他場合看到魚、鳥等很多眾生的時候,給他們念緣起咒與緣起咒翻譯以後的意思:“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或者在山上修行的時候,觀想周圍的每一棵植物——花、草、樹木等等跟自己一起念緣起咒,然後回向一切眾生。在這個偈頌裡面,包含了整個佛法的戒、定、慧三學。念誦緣起咒,也可以算作法布施,普通人的法布施就是這樣。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在《緣起贊》中開示:這樣的緣起理,雖然文字很少,只有一個偈頌:“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表面上看來這個偈頌很簡單,實際上佛陀所有法要都包括在裡面。

丹真絨布仁波切開示:如果夢境不好,醒後可以馬上念誦金剛薩垛心咒。另外,不管吉祥夢還是不好的夢,醒後或者早上念誦緣起咒3遍,這樣做就功德殊勝,效果非常好。

宗喀巴大師說:我們有百萬種原因來禮敬和讚頌佛陀——至高無上的說法者和無與倫比的導師,但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佛陀教導了我們緣起。

宗薩仁波切說:用來操縱、改變、轉化因緣的就是緣起咒! 

益西彭措堪布:
緣起咒是起連接因緣作用的。這個緣起咒很重要,不管是跟佛、佛法的因緣連接也好,還是跟其他任何一個善因緣的連接,都要依靠緣起咒。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可包括在緣起咒的內容中,也可包括在名言的緣起和勝義的緣起當中。   
因此緣起性空是佛陀教言中最主要的竅訣,是無死的甘露,是能摧毀黑暗的一盞明燈,是斷除分別念和邪宗的銳利寶劍,是醫治煩惱痛苦的妙藥。
緣起咒可以清淨不好的緣起。一切都是緣起。如果念誦經文、儀軌、咒語時,有不好的緣起,就不會有成就和效果。念誦緣起咒後,所有不好的緣起都能消盡,一切都會吉祥、圓滿。緣起咒的內容也包含了所有佛法的內容,功德特別大
在 觀修金剛薩垛的時候,很多人一定會有許多不清淨、不吉祥、不如法、不圓滿的想法和行為,只要誠心誠意地誦持緣起咒,就能把這些不好的緣起改變過來。我們在平時觀想誦咒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不好的念頭,這樣不但沒有功德,還會對修行造成障礙,所以無論做什麼有個好的緣起特別重要。念誦緣起咒,就可以把那些不清淨、不好的念頭、想法都變成好的緣起,只有好的緣起才能使我們的修行達到究竟的圓滿。

緣起偈總攝佛說四諦法
其初二句“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攝四諦的初二諦:法=苦諦、因=集諦。

後二句“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攝四諦後二諦:還滅=滅諦、如實說彼還滅=道諦。

因此總攝無我、十二因緣和中道等教法。

*佛教教義的根本,即痛苦(苦)、痛苦的原因(集)、消滅痛苦(滅)、消滅痛苦的方法(道),合稱“四諦”。

緣起咒的意思你知道嗎?  慈誠羅珠堪布
這個緣起咒翻譯出來,第一句話就是“諸法從緣起”,所有的法都是從因緣中產生的。諸法,所有的法;法是什麼?法就是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是從因緣生起,沒有一個不需要因緣的,所以“諸法從緣起。”

第二句就是“如來說是因”,如來就是佛,佛說了萬事萬物的因。萬事萬物生起的時候,它的因是什麼?它的緣是什麼?佛說不是造物主、不是萬能神、不是無因無緣,而是有因有緣。因相應和緣相應,就是萬事萬物的因緣。

第三句,“彼法因緣盡”,因和緣最終滅的時候,然後這個法也會滅。所以萬事萬物的誕生、存在、毀滅,都跟因緣有關係,跟鬼、神等等根本就沒有關係。它毀滅的時候也是因為它的因緣不存在,所以它就毀滅了。

最後一句,“是大沙門說”,沙門就是修行人。外道的修行人也叫沙門,佛教的修行人,比如像比丘、沙彌,這些也叫做沙門。但是他們都不是大沙門,大沙門就是佛。大沙門說,就是佛說的。這樣子的緣起性空的道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裡面,只有佛才講這樣的因緣法,其他的宗教都不這樣講。緣起咒的意思就是這四句話。

我們首先觀想佛,然後祈禱佛,然後就念緣起咒或者是這四句話,念多少,多長時間,也是自己決定。念的時候,儘量地去想它的內容——萬事萬物都是從因緣產生的,因緣滅的時候萬事萬物都會滅的,就這樣子儘量地去想,邊想邊念。

緣起偈(咒)非常有名,當年,釋迦佛座下的第一雙弟子——舍利弗、目建連——由聞此偈而證初果。現在我們每天念誦,也希望能得到此智慧的薰染。

在北傳和南傳佛教的文獻中,都有舍利弗、目犍連聞偈悟道,皈依佛陀,成為佛陀的上首二大弟子——“如來雙勝”的記載。如南傳律藏犍度《大品》(Mahavagga)對此事的記述大致如下:

當僧伽已擴大到千人以上時,佛陀率領大比丘眾來到了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與頻毗沙羅王會面,並接受了國王供養的竹林精舍。當時在王舍城有散惹夷(Sasjaya)及其二百五十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也在其門下並且是會眾之首。他們二人約定,無論誰先得到“不死”,即解脫或涅盤,就應立即告訴另一個人。

一天,舍利弗遇到佛陀的大弟子、最初五比丘之一的馬勝(Assaji)尊者,被尊者行乞時安祥、莊嚴的神態所吸引,趨前請問。當得知尊者是大沙門喬答摩的弟子時,他十分渴切地想要瞭解佛陀的教法,因此請求尊者無論如何也要告訴他一些佛陀教義的心要。於是馬勝尊者便對舍利弗說了一個偈頌,這個偈頌就是後來佛教經典經常引用的“緣起偈”,又叫“法身偈”(流行的漢譯先後有幾種,譯句出入略有不同,以下是對照梵文和巴厘文之後的重譯)

“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
       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

舍利弗聽了這一偈頌後,當即證得清淨無垢法眼——“一切觀待因緣而生者,亦必觀待因緣而滅。”並對馬勝尊者說:“如果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法,那麼你一定已經證得了往昔多無數劫所未曾見的一切苦的寂滅!

舍利弗回去將此偈頌轉告了目犍連,目犍連也同樣當即證得了清淨無垢法眼。他們二人勸說其他二百五十弟子離開了散惹夷,一同去皈依佛陀,而散惹夷本人則拒絕接受勸告。當他們遠遠地向著竹林精舍走來時,佛陀預先告訴眾比丘說:“這兩個正在到來的人將成為我最殊勝的弟子。”

這則故事,在諸多有關佛陀和弟子的傳記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因為從這裡體現出佛陀時代,人們在知見抉擇上的嚴肅不苟。這種抉擇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而決非僅靠某種權威或對權威的仰信。在知見上抉擇的過程,本身也是覺悟的過程,而覺悟不僅是知性上的,同時也是實踐意義上的解脫。

佛陀教義的核心即緣起,見緣起即見如來,見緣起即見解脫。“諸法從因起”,這裡的法指的是生死等煩惱法,這些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有導致它們產生的原因。“如來說其因”,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煩惱或擾亂的心態,如無明、貪著和嗔恨等;一是由煩惱或在擾亂的心態下引發的有害行為。“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大沙門指佛陀,我們現在所經驗的種種無法令人滿意的問題,是由無始以來的煩惱和有害的行為所導致的。因為我們現在仍然產生新的煩惱和造作新的業行,所以今後還要繼續經驗由此而生的種種苦惱。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改變這種命運,相反,佛陀如實地告訴我們:當導致苦惱的因息滅時,這種因所導致的苦惱也將隨之息滅,就如同當我們停止向燈盞裡注油的時候,這盞燈必將熄滅一樣。

因此雖然我們從無始以來經歷煩惱業力的生死輪回,但我們卻完全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身的命運,那就是對治生死苦惱的因——心的擾亂狀態和由之而來的有害的行為。這樣,由此緣起偈所揭示的佛陀教法的心要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解脫之道。緣起偈總攝佛說四諦法。其初二句“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攝四諦的初二諦:法=苦諦、因=集諦。後二句“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攝四諦後二諦:還滅=滅諦、如實說彼還滅=道諦。因此總攝無我、十二因緣和中道等教法。
此偈實際還開示了四聖諦(至少在南傳佛教裡是有這樣解釋的):
“諸法因緣生”——苦聖諦;
“如來說其因”——苦集聖諦;
“ 彼法因緣滅”——苦滅聖諦;
“(此寂滅的因)是大沙門說”——苦滅道聖諦。

增上吉祥的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
置身于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
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
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
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
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
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
實證涅磐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
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本站內容源自各網絡,經編輯整理流通分享。圖文影音等檔案之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所有。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影音原創作者或網站。
若引用不當或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告知刪除,感恩!阿彌陀佛!